食品公司

年代:2009 

首映:2009-06-12(美国)

时长:94分钟

语言:英语

观看量:33557

豆瓣:8.6

更新:2024-05-04 04:14

剧情:
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达,各种食物也变得供不应求。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食品安全已经达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影片从快餐行业开始,逐渐延伸到种植业、畜牧业和畜牧业,揭示了大型食品公司经营者为了获得高利润,愿意改变动植物的生长模式和周期。他们在运营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却以公共健康和安全为代价。在看似干净的食品加工线上,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无缝渗透到食品中,毒害人类生命。由于政策和其他原因,人们无法也无法抵抗大公司的迫害。在金钱和欲望面前,我们只能自生自灭。。。这部电影获得了2009年华盛顿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纪录片奖。
展开
线路F1

预告片

图集

  • 食品公司 图1
  • 食品公司 图2
  • 食品公司 图3
  • 食品公司 图4
  • 食品公司 图5
  • 食品公司 图6
  • 食品公司 图7
  • 食品公司 图8
  • 食品公司 图9
  • 食品公司 图10

影述

好看!Hunger for Change_《食品公司》

民,古往今来,以食为天
人们往往会因为事物的寻常和普遍而忽视其真容
风景如此,食物亦是
“病从口入”(当然也有其他的外在感染)呀
影片客观地展现了很多大众难以看到的食品业背后的一面,当你看到一块牛排或者一只光溜溜的鸡时,大可溯源,想想它是怎么出现的,散养还是机械化的生产,这流水线健康麽?肉鸡承载不了自己的体重,站都站不稳的画面,回想起来都有些头大。更不论牛都不吃草,吃含有抗生素的饲料,所产的奶,以及自身的,哎。。。
当然

一开始那个女鸡农,说她被食品公司控制,债台高筑,辛苦劳动,一年才挣1万8千美元;后面又说,现在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56个人,而几十年前一个农民只能养活5,6个人。前后矛盾。
后面那个洗豆子的人,说是他被孟山都公司告了,掌握了他十多年全部的银行帐目。这不可能。各人银行帐目属于个人隐私,只有涉及税务审核问题才能经过法定程序被调取。双方的民事,合同或者经济纠纷怎么可能去调取别人的帐目。就算用非正常手段调取了,在法庭上也是无效的:程序不合法结论就无效。这是美国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
不过有些变化可能会逐步产生:这个片子的官方主页里面有个BLOG,http://www.takepart.com/news/tag/hungry-for-change/
里面讲他们会成立一些联盟一些组织来倡导健康食品,也准备采取行动游说最高法院来减低食品垄断行业对农场主的控制。这点还是比较有希望,毕竟他们有畅通的渠道。
在基里巴斯,北京一个叫郭利的家长,将两岁的女儿送去检查。这个宝宝吃了施恩这个假洋货的3聚奶得了肾病。家长为孩子苇权,最后被判了5年。

这部美国纪录片从快餐业入手,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延展开去,对由少数大公司控制的美国食品工业进行了检视,这些大公司经常将商业利益凌驾在消费者的健康、美国农民的生活以及工人的安全之上。美国一些食品的包装上印有牲畜在绿油油的草场里啃食的图案,让人感觉食品产地天然、卫生、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但是,《食品公司》告诉观众,这是一种假象。美国畜牧业现在广泛运用工业技术饲养牲畜,这些技术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引起肥胖、糖尿病、沙门氏菌感染等,还导致环境污染。路透社还报道说,美国几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均拒绝摄制组拍摄它们的生产过程。影片中出现的一些牲畜饲养场所由在那里工作的工人偷拍。
其实在我国,过期肉、毒大米、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大家都已不再陌生,而中国人太“聪明”,食品安全在我国已经都快成为一个笑话了。但除了事件发生时媒体的报道,人们往往又是三分钟热度该干嘛干嘛,于是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

一切有关食品问题的纪录片,我向来是看也不看先打不及格,而一直没能有哪一部片扭转这种感观,绝对不是因为我太偏激或者要求高。食物这样天大的事情,妄言之,轻言之,徒增反感。就说本片,循序渐进,条理分明,血淋淋红果果,一幕幕触目惊心,一桩桩有理有据,看来也只觉不爽。我倒不反对纪录片导演主观激进预设立场,但那是指道德秩序制度等等更高层面,吃饭问题包括最低阶生存权相关,以管窥豹太危险。
前天不记得AV台哪个频道宣传环保,我见它大谈特谈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不胜其烦,随口对身边专心听讲的筒子扔了句,后面一定是提倡素食,果不其然。面对“你真是料事如神啊”的崇拜目光,但笑不语。工业化进程摧枯拉朽,连喉舌都只能把脑筋动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上,先拉大旗吆喝一番肉食对身体有害,一项项数据让人不由心惊胆战,再委婉表示畜牧业的甲烷排放危害尤胜二氧化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少吃肉多吃素不仅于己有利也造福自然。素食主义者这套论调我早背的下来,及至日前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也是这些东西,从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
本人伪素食数月

超级市场一直是美国式富足的标志,它甚至对冷战的结束产生过直接影响。1989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访问美国期间曾经去休斯敦的一间超市参观,那次经历最后促使他彻底摒弃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叶利钦在自传中说,当看到美国超市货架上摆放着的成百上千种商品以后,他第一次为苏联人民感到一种绝望的伤痛,像苏联这么一个潜力巨大、本应极为富裕的国家竟然沦落到贫穷的状态。自那以后,叶利钦对共产主义不再抱任何幻想。
20年以后的2009年,美国著名记者、作家迈克尔·波兰(Michael Pollan)在纪录片《食品公司》(Food, Inc.)中说,美国超市中琳琅满目、无比多样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幻觉,繁荣的表象掩盖着美国农业大规模工业化的冷酷现实。无数种商品背后,其实只有少数几家超级农业企业和玉米、大豆两种农作物。叶利钦看到了美国式富足的巨大优势,纪录片《食品公司》要帮助观众认清这种巨大优势下的阴影。

张爱玲写于上世纪1970年代晚期的长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中,除了怀念故旧中国食物,也对她居住地的美国食品有些有趣观察,留到今天看就是战后美国的史料。比如针对美国人怕胆固醇高开始寻找牛肉替代品,张的推荐是豆制品:
“豆制品是未来之潮。在豆制品上,中国是唯一的先进国。只要有兴趣,一定是中国人第一个发明味道可以乱真的素汉堡。譬如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就是一碗好菜,可见它吸收肉味之敏感;累累结成细小的一球球,也比豆泥像碎肉。少搀上一点牛肉,至少是“花素汉堡。”

好看!Hunger for Change_《食品公司》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flyfs.cn/article/vod-61021.html

展开

豆瓣推荐

难以忽视的真相
8.72006年美国经典纪录
家园
9.22009年法国纪录片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8.32009年美国纪录片

本周热播

中文榜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