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员是正式警察吗
导演:
麦温
演员:
嘉莲·维雅,乔伊·斯塔尔,玛琳娜·佛伊丝,尼古拉斯·迪佛休尔,麦温,里卡尔多·斯卡马奇奥,卡罗尔·罗彻,埃马纽埃尔·贝克特,弗雷德里克·皮耶罗

更新:2024-04-22 10:51

首映:2011-10-19(法国)

年代:2011

时长:127分钟

语言: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阿拉伯语

评分:7.4

观看数:42262

《警员》sb欧洲文艺青年

对我来说,这是我看过的法语片中的上上品。也是我看过的女导演导的片中的上上品。
镜头很老道,剧本很完美。该哭哭,该笑笑。
唯一欠缺是少那么一个神来之笔。35岁,导演还是不够老。
其实不需要去追究什么结构,情节。电影展示的就是生活的碎片。人生如此。
(顺便八卦一下,片中的摄影师就是导演Maïwenn。她15岁遇到Luc Besson,16岁结婚生下一个女儿。6年后离婚。这TM才叫做人生!!!还有就是,我和她一天生日。。。)

最后一个场景很震撼,假期结束后警局重新分配岗位,IRIS升职了,可是却在众人面前开窗跳楼自杀,而她办案开导的孩子在体操比赛中获奖,开始了新生活。影片中她婚姻失败,经常接触这些恋童癖等变态犯罪者心理压力很大,经常板着脸,与搭档的关系最后破裂了。给一个被强奸的女孩打掉的女儿起名叫IRIS与自己一样,说明她很厌恶自己。可怜的女人,特别是还做了这个心理压力大的工作。CPU的警察送孩子们上学上学那幕说明警察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这份工作他们是自愿的,是合适的。

“女导演自编自导自演”这个强悍的信息再次通过这部《Polisse》再次向我袭来。可惜的是我真的没能跟上影片当中速度极快的法语。故事讲述的多条故事线,大量地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关系的转变,所以当角色发生动作的时候,我一下子处理不过来。我想我错过了很多在对话中的重要信息。尽管如此,我还是能够通过画面来感受到影片对于塑造每一个角色的独特性格所下的笔墨。我越发欣赏这种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想起来当初第一次看到这种拍法还是在《Entre les murs》之中,被其震惊。而如今类似的拍法越来越多,再次说明了吸引人的电影最重要的是立于纸面的人物。而塑造好人物最重要的是人物自己要有性格,然后必须跟上的当然还有演员的表现、服装、道具等等make believe的元素。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警察队伍里面的各组人物之间每一次情绪丰满的对话、争吵、玩笑都说的是什么,那样我大概能够更好的理解影片那耐人寻味的结尾。

本年度的戛纳其实是个孩子年,放开《生命之树》这种扯皮都扯到火星拉不回来的不提,还有《单车少年》涉及青少年犯罪,Michael从施害者的年度侧写恋童癖,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从母亲的角度侧写反社会人格,Polisse从未成年人专案组的警察们的角度侧写众多涉及青少年及儿童的案件。The test of the morality of a society is what it does for its children(by Dietrich Bonhoeffer)。戛纳成了听证会,惊堂木一拍,深渊开启。
以上诸片中,后两部于个人较敏感。所以一直拖延,找各种理由不去看。尤其是Polisse,除了私人故事之外,那位女导演Maïwenn Le Besco在戛纳得奖后那说两句喘两声以为风情无限的做派让人生理厌恶。你说说你毕竟是Luc Besson的妞儿,好吧是“曾经”,但是仍然……你这行径让人开始怀疑LB的品味啊(他喜欢暴牙款倒是大家一直知道的)。
诅咒巴黎的七点半!再怎么厌乌及屋的也只有这部了。法国报纸称本片是“对于恋童癖的狙击”,但实际上片中所涉及的案件形形色色,从父母让未成年的孩子工作


最后一段,拍的太好了,重放了很多遍,各个人物的表情,含义莫名的口哨,漫不经心的咳嗽,眼神的刻意回避,同情的叹息,昔日好友的冷笑,简直就是现代职场版之“最后的晚餐”。

《警员》sb欧洲文艺青年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flyfs.cn/article/vod-56623.html

线路F1

电视剧推荐

更多